体育365真正官网>金融服务>综合金融
六大机构投资人给创业者的建议:6个月现金流储备是安全线
2020-02-27来源:体育365真正官网

创业企业如何跨越疫情周期?

Tencent《深网》对话六大知名投资人,包括汉能投资创始人陈宏、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、经纬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、BAI(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)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龙宇、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、道彤投资创始人孙琦等,分享创业企业应该如何调整融资策略、如何管理现金流、如何面对员工人事问题。

深网整理了六位投资人给创业者的部分建议:

1、别纠结估值,尽量拿钱,和竞争对手拉开距离。

目前疫情发展走势还不明朗,企业首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现金流问题,如果有人愿意给钱,不要在估值上纠结;如果企业业务蒸蒸日上,也要尽量多拿钱,因为在当下这个环境中很容易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。

除了融资,以后也要学习如何从银行贷款。科技创业企业以前很少和银行打交道。

2、调整经营模型,6个月以上现金流储备是安全线。

要保证充足的子弹,现金储备够不够支撑九个月以上?假设疫情影响周期三个月,企业还得再准备六个月时间以完成融资,九个月是一个最起码的安全线。不要贸然假设挑战很快过去。

若企业严重亏损,现金流低于6个月,无论增长是否达到预期,都建议迅速调整经营模型,优先转正现金流,最好转正损益,经营调整动作要大于融资动作。

3、协调好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。

疫情的发生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现金流教育。原来大家都在谈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问题,忘记现金流也是要跟你的上下游、跟你的供应商、跟你的客户去商量,大家各自让步出来几周的账期,就能让一个企业喘口气。员工迟拿一些时间的工资,也能让企业喘口气。

4、重新审视财务计划

现金流很重要,其背后折射的财务问题更关键,比如整个财务规划,收入和支出等。收入看似是前几个月的变化,它带来的是今年一整年的变化。即便疫情慢慢过去了,可能还要在很多方向考虑它带来的连带影响,来调整财务计划和融资计划。如果融资计划后延,也要考虑以目前的现金流企业可以支撑多久。

5、把企业真实的情况告诉投资人。

创业者不要只报喜不报忧,如果确实有问题,确实面临危机,一定要把遇到的问题如实告诉投资人和股东们,大家一起来想办法共同面对。困难当头大家只有同舟共济这一条路。

6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。

原来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整体的运营效率和水平是低的,用成长去掩盖一切,大家应该做的基础建设都没有做,很多企业的构架设置是铺张浪费的。当下企业要调整自身的成本结构,停掉不必要的营销费用,重新回到健康的成长的维度。

7、坦诚地和员工沟通,更加合理去做减员增效。

跟创业者说到人员优化,创业者的惯性思维就是裁员、按人头一刀切、付几个月的赔偿等,投资人的认知不完全是这样,是跟员工有商有量,能不能降薪,能不能停薪留职,能不能迟发奖金,甚至能不能给你保留基本的社保,然后你去找其他的工作,灵活用工,计时计件,这些创业者都可以坦诚地跟员工直接沟通。

8、在线上重塑商业模式

最重要的,提示被投企业在商业模式上,利用技术或商业创新来适应新形势。比如居家医疗这个新方向就可以运用机器人的技术,顺应“线上化”这个趋势,则可以利用科技的一些手段来改变商业模式。

9、融资周期将会延长,提防交易风险。

观望情绪将会持续加重,大部分企业会面临Q1、Q2数据下滑的挑战,本年度融资窗口将从Q2后延到Q3-Q4;融资周期将会显著延长,交易变化将会增多,今年有融资计划的企业务必不能放松提防交易风险,应保持持续的融资状态直到资金到账。

10、物流和医疗等领域新机会。

不少分析拿2003年SARS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来与此次疫情比较,这当然有可借鉴的地方,但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,现在的技术发展和行业格局与17年前有很大不同。

疫情后,民生零售会因此大跃进,大家接受用物流来买药,用物流来买菜、生鲜蔬果。在感染领域能够替代医生、降低医生职业暴露风险的技术也会成为VC在2020的关注重点。

以下是深网整理的六位投资人的采访实录,排名不分先后。

汉能投资陈宏:地产商老板们都开始学习在线办公

《深网》:春节后在忙些什么?投资机构在忙些什么?

陈宏:大家是2月3号开始在线上班,有远程办公沟通能力的都在线办公。投资行业是一个注重跟人打交道的行业,你如果不跟人打交道,很多项目和关键阶段都推进不了。

投资这一环大家就把所有投资的企业一一分析了一下,同时大家挨个给被投企业打电话,沟通理解他们的现金流,理解疫情对于他们的影响,另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。

收回来的结果也是不太一样的,投的高科技企业还都是红红火火,诉求特别大。而大家投的其他一些企业,他们有自己的线下店,会突然很紧张,很多都有数千员工,压力比较大。头部企业好处在哪呢,被关注的机构会多一些,有过接触,他们拿到银行贷款等方面的能力会高于中小企业。我现在比较担心的还是那些没有浮出水面,但是有足够多的员工和线下店,现在基本歇业的压力是最大的。一般来讲,这些企业他有一个特征——现金流可预期,这样的企业手中都会留一个月到两个月的钱,有一部分是作为采购的,一部分作为应急。一旦业务暂停,很多都会出现资金的问题。

另外汉能还在想着能不能尽一些社会责任,大家会看看哪一些企业特别需要现金,但是专业技能又不太够,如果大家能帮得上也会去做沟通。所以大家最近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动作,但是这些跟大家过去做的可能不太一样。大家也找了一些银行先容给一些企业资源先容给他们,让他们去对接度过难关。

我有个微信群里有170多位地产商的董事长和CEO,是中国最大的地产商的社群,以前发现他们对高科技没什么接触,现在要求他们员工每个人都要装钉钉等工具,然后定期线上来开会和共享疫情的发展。我觉得这种事情就会导致这些不太用高科技的企业家和CEO们他们开始使用办公App,等到疫情结束后,他们可能还会继续用,比如管财务和审批。

《深网》:应对疫情,投资机构能够从哪些方面支撑被投企业共渡难关?

陈宏:从被投企业来讲,大家第一个星期就和被投企业CEO都沟通了,理解他们各种各样的诉求和现金流的情况,大家这个行业也给了他们很多建议,告诉他们要留9-12个月的现金流。大家还接触了大大小小的银行,从贷款几千万的到几十亿的。汉能在过去多年与大型机构关系也都不错,大家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部门为企业服务。这些弄完后,大家就让企业整理资料,并把它们递交给银行,很多科技企业之前很少跟银行打交道。

第二点,有些企业在年前已经签过字,但是投资人的钱还没有打,这个时候大家就要去和投资人和企业进行协调,双方都要有所让步。因为有些企业可能会因为疫情估值上升,有些可能降低了,大家就帮助投资人和企业进行协调,让企业拿到钱。大家昨天半夜也开了电话会议,评估该不该对自己投资的企业打款。

《深网》:对疫情中的创业企业有哪些建议?

陈宏:目前疫情发展走势还不明朗,首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现金流问题,而且不能太过乐观;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愿意给你钱,最好不要在估值上纠结,融资需要跑道(时间),等到手里真的没有钱了就没有任何谈判余地,把一个好企业作为烂资产在手里。很多企业因为现金流问题倒闭了。如果是行业蒸蒸日上的时候,也需要尽量拿钱,因为在这个环境中有能力又有资金发展得很快,也是很好拉开与别人距离的机会。

《深网》:资本会如何看待因为疫情业务受到暂时影响的企业?

陈宏:大家判断行业领导者,包括疫情在最近一两个月内对营业额清零的影响,在疫情结束后会恢复的一些企业,投资者还是感兴趣的。大家自己专门做了一个外部调查,调查很多各行业的消费者,问了很多不同的问题。调查现在都在使用什么在线工作,疫情后是否还会再用。这也给了大家一些想法,哪些企业在疫情结束后会恢复正常,哪些企业会产生变化,这个大家发起委托调研企业做的,但是这个跟大家太相关了。有些企业可能不需要融资,但是疫情或许让这个企业意识到有资金会让自己做得更安全些,从这个方面来说是没有问题的。

但是没有在行业排名第一第二,明显跟别人拉开,本身还在竞争之中的企业,如果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长,这些企业还是有挑战的。你让VC和PE去投不太有可能,想要银行贷款但现金流供应不足、没有抵押,这种需要纯粹的外部帮助。因为银行总体上来讲也有考核指标,也要有责任。所以到最后可能不缺钱的都拿到贷款了,真正缺钱的不一定能拿到贷款。

《深网》:疫情之后,会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?

陈宏:从汉能角度来说,大家聚焦科技驱动的领域,像企业服务消费升级,人工智能的方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,实际上疫情之前之后汉能在判断行业做的事其实没有区别。

我自己也创过业,也做过CEO,很多投资人理解CEO的煎熬。昨天晚上半夜十二点,大家决定要投某个企业,有的同事会觉得这个时候先看一看。大家的意见都不太一样,毕竟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大家的风险增加了,但是大家的钱进去了,能帮助这个企业渡过难关可能就是伟大的企业,如果大家不进去企业可能就没有了。

这个企业CEO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,我会觉得他还是蛮有担当的。将心比心,大家觉得企业家现在还是蛮焦虑的,看看大家能帮上什么。

北极光创始人邓锋:企业要重新审视财务计划

《深网》:疫情期间,咱们机构都在忙些什么?

邓锋:最急迫的事,就是要保证让大家的员工、被投企业员工,能够安全度过疫情。在之前大家一直在忙的就是筹集医用物品,弄到一些口罩、防护服和护目镜,的确不容易。大家相对来说很早就开始发力,也用了一些大家的资源。最早大家关注的是疫区,先给武汉医院系统捐赠了七万个口罩,后来也给河南的医院捐献了一些口罩和防护用品。

再之后,大家为自己的员工,还有所投企业筹集口罩,帮助企业更快更安全地复工。大家希翼在特殊时期,跟被投企业在一起,跟员工在一起,跟疫区的人民在一起。希翼能让被投企业感受到大家是一家有温度的投资机构,保护好自己的同时给社会传递些正能量。

《深网》:疫情冲击下,北极光成员企业受到了哪些影响?

邓锋:整体来看,当下受冲击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零售、餐饮、教育这类线下服务行业,以及劳动力密集的低端制造业。北极光一直聚焦早期科技领域的项目,实际上大家投资的企业并不属于这次受冲击的重灾区。但受供应链上下生产复工、物流延迟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,依然有中长期的影响。

所以大家投资团队从上到下春节期间就开始和CEO沟通,在预算、现金流管理、融资方案等方面梳理风险点,帮他们分析接下来3-6个月可能出现的问题,也提醒他们提前做好预案准备、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。

《深网》:目前来看,项目主要面临着哪些困难?

邓锋:目前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防护物资的短缺,也是现阶段最现实的问题。事实上,大家春节期间就开始想办法,一方面是由北极光统一采购,将能买到的防护物资分给有需要的项目;另一方面,也发动本就具备医疗背景和资质的企业帮着一起找资源。

另外就是受疫情影响,企业收入下降、未来可能出现现金流紧张的问题。虽然目前大家了解到成员企业资金压力并不明显,但也不排除受上下游产业链影响,未来出现资金压力,大家和企业会一直密切沟通这方面的变化和进展,也已经通过前台、中台财务服务团队提供相应的资源和解决渠道。

《深网》:会给被投企业哪些建议?

邓锋:第一件事还是提醒企业做好可能的防护,保证人员安全。

其次就是提醒被投企业调整今年的财务计划。

现金流很重要,其背后折射的财务问题更关键,比如整个财务规划,收入和支出等。收入看似是前几个月的变化,它带来的是今年一整年的变化。即便疫情慢慢过去了,可能还要在很多方向考虑它带来的连带影响,来调整财务计划和融资计划。如果融资计划后延,也要考虑以目前的现金流企业可以支撑多久。

融资方面,2018和2019年本就不好的人民币基金融资环境,在2020年依然有挑战,并且可能是长期的挑战。如果想从人民币基金融到钱,可能不只是时间延迟的问题,而是今后一两年的融资情况都会发生改变。

企业现阶段的挑战来自方方面面,因此除投资团队外,大家投后的财务、人力、法务也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特殊时期下的专项服务,包括与合作银行做了及时沟通,提出短期借款方案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;研究和分享疫情下各类出台的税收、补贴等政策;开展疫情下复工流程培训;为企业后续融资、重组第一时间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及融资判断等。

最后,大家也建议和鼓励被投企业发挥自身的技术、产品和平台优势一同支援疫区,共同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。

《深网》:资本会如何看待因为疫情业务受到影响的行业?

邓锋:大家其实更看长期,不会因为疫情本身改变对行业的长期看法。具体到某一个企业,更看重它的长期好不好,疫情本身短期的影响不是那么看重。相对来说,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还是传统的服务业,它们更偏重于线下。消费力虽然在短期内受到明显的影响,但在疫情结束后会很快反弹,长期来看中国的消费还是很有潜力的。

《深网》:疫情之后,会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?

邓锋:首先大众对健康和医疗医药的认知会提升,政府也会加强公共卫生等相关方面,整个医疗行业会长期向好,也是大家长期看好的一大领域。

其次我认为新型的消费会更好,包括这次在疫情中受益的企业,像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,VIPKID等线上教育,都体现出了它们的优势。这类企业包括整个大的消费,都是我长期看好的。还有一类看好的是以数字化和信息化服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。另外,政府财政导向可能会有变化,我认为比较明确的是,健康基础设施、跟治理、国计民生相关的,包括应急系统、数据方面都会更受重视,都会有新的机会。

愉悦资本刘二海:如果企业基本面不错,追加投资

《深网》:春节后在忙些什么?

刘二海:我春节在山东,从1月26日就开始工作了。那天,愉悦资本向雷神山医院定向捐赠200万元人民币,被投企业瑞幸咖啡向雷神山医院定向捐赠了1000万人民币,途虎养车和能链集团分别捐赠500万和300万,他们还以自己的服务和产品参与到抗击疫情的一线中去。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,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。

另外一个就是重视科学防护,保护好自己,保护好员工和家属,最好还能兼顾上下游。在此期间,已投和尽调中的项目也都没有任何间断。比如,瑞幸咖啡不仅被匿名报告做空,还有谣言说我把持有的2/3的瑞幸咖啡股票都卖了。大家作为瑞幸的大股东当然要支撑企业,第一时间就发布了官方声明澄清谣言。

蛋壳公寓面对这次疫情也遭遇了舆论的危机。这个情况下,企业应该实事求是把情况和用户说明白,把应对措施说明清楚。疫情是不可抗力,需要上下游同舟共济,共渡难关。再深一层,企业在做预测、做规划的时候,是不是也需要留足风险阈值?这样才能从容应对。这就像高层建筑都会有设计弹性,来抵御台风暴雨这些极端气候条件的冲击。

《深网》:复工后,机构在忙些什么?

2月10号愉悦资本复工后,大家采取了远程办公、电话会议、电视会议这样的形式来做沟通。这段时间,大家的工作形态发生了一个变化,线下完全转为线上。

工作分为这么几个类别,一类是跟被投企业沟通,讨论疫情对业务的影响,因为彼此都十分熟悉了,沟通的效率完全没有问题。第二类工作是继续之前的系统性行研。第三类工作就是跟往常一样看新项目,大家采取的也是视频会议的形式,有一些项目大家认识很久了,线上基本都可以完成,但不可能所有的工作都线上完成,比如要去库房看一看,要与高管进行访谈。从这个角度说,短期内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。

《深网》:应对疫情,投资机构能够从哪些方面支撑被投企业?

刘二海:现金流是大家都在说的一件事,CEO们都十分聪明,不用提醒他们都知道。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提示被投企业在商业模式上,利用技术或商业的创新来适应新形势。比如居家医疗这个新方向就可以运用机器人的技术,顺应“线上化”这个趋势,则可以利用科技的一些手段来改变商业模式。

大家必须有一个认识:病毒是个短期存在,它肯定会过去,但会带来哪些启示?会触发什么样的商业变革?

VC投资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投资,不是一年半载几个月的事情,大家看的是一个5~10年的机会。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有一些困难,如果企业的基本面不错,大家肯定愿意给予支撑,比如追加投资,以及一些过渡性的现金流的支撑。

《深网》:会重新看待物流这个行业吗?技术未来能否让物流应对非常时期的运转?

刘二海:我觉得物流这个行业科技化是个必然的趋势。大家也投资了一家企业,做货品的自动分拣,把一张订单分解成若干个子订单,再自动分拣,这在未来肯定是一个趋势。

另一方面,物流在未来也会有一些技术方向上的升级。今天的运输很多还是通过人力、司机来做这个事情,这部分短期内被替代有一些困难。那么,怎么样优化、提高安全度呢?大家投资了一家主动安全企业,通过面部识别等技术来甄别司机是否疲劳驾驶,通过传感器来提示司机其他风险,让他们不出事故。此外,末端运送也需要一些改造。

《深网》:疫情之后,会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?

刘二海:疫情不只带来危,还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。什么叫新的机遇?

瑞幸咖啡是在去年开始筹备无人零售这个事,今年1月初发布,不久就赶上了疫情的爆发,去年没人能预料到现在这个局面。这个情况出现了,大家就更加积极的推进无人零售,因为无人零售减少了人和人接触的机会,基本上都是扫码、拿走。现在,瑞幸的无人咖啡机已经进入到武汉的重点医院,供一线医护人员免费使用。

居家医疗会怎么开展呢?大家在以色列投资了一家企业,主要是做慢性肾病的测试和筛查,已经通过了FDA和CE的认证,可以作为医生开具处方的依据。这种居家医疗直接降低了医院的压力,大大缓解了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。

再来看机器人给商业模式带来的变化。大家投资的TEMI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形机器人,它底部有轮子可以自行移动,上面有个平板电脑可和人对话,作为医院里的医生助手与患者沟通、居家的辅助照料和陪伴与老人和孩子沟通,都有十分广阔的前景。

疫情发展到今天,我想创业企业对自己的业务也都已经进行了系统的盘点和思考。我注意到不少分析拿2003年SARS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来与此次疫情比较,这当然有可借鉴的地方,但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,现在的技术发展和行业格局与17年前有很大不同。比如,移动互联网、移动支付、物流、中国制造、还有云这些新基础设施的成熟,会加速那些运用了科技的新业务、新模式的发展——归根结底,了解趋势,向科技要效益。

BAI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龙宇:现在是投资人大考的时候

《深网》:疫情期间,在忙什么工作?

龙宇:从2月4号开始,大家基本上全面复工了,大家第一次在探索远程办公的形式和内容。大家决定每天晚上9点准时上线,与被投企业做夜间连线。最开始大家的话题非常实用,比如远程办公应该怎么样去做,后来渐渐的谈到了当下的危机和团队的优化,怎么样跟员工做坦诚的薪资方面的沟通,怎么样做企业结构的优化,怎么样凝聚战斗力,怎么样做团队的升级等。

每天大家都在用同理心来感受企业当下更需要什么东西,投资机构毕竟是配角,大家感受到的压力远不如企业家,更不如一线员工,以前只是在想象中要面对那些艰难抉择,现在真的发生了,这会从企业家的身上传导到每个个体身上,这是全民族的共同焦虑,焦虑里面唯一的宽慰就是行动了。

《深网》:应对疫情,你们能够从哪些方面支撑被投企业?

龙宇:过去这些年来,投资机构一直在用增长魔咒驱动企业,用低效率的资金鼓励低水平的竞争,现在也是投资人大考的时候。首先,对被投企业做体检。关停并转是摆在面前的课题。

哪些已经是拉红灯了,哪些还可能救一救,哪些不必救,这是一个商业模式的检讨。这个企业是不是原来就是投机性的创业,生产的产品是凑热闹的,疫情下它几乎没有机会,该撤退的时候也要及时去撤退。

也有一些非常同质化的竞争,这种情况在早期创业当中很常见,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合并,有技巧去请投资人牵头做一些合并,在下半年这种情况会比较多见,合并有时候是减员增效,有时候是打通上下游,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抱团取暖。也有机构可以趁机买进,实现战略意图,这是一个聚合、整合的效应。

大家正在评估的一些投资项目,也在加快交割,大家要给市场传递信心,给企业家传递的信心。大家不会因为宏观发生了震荡,来全盘地否定大家过往的价值投资逻辑。

大家看到有一些企业缺少一些运营资金,如果这个创业者有担当,卖房子、卖地、质押自己的资产,拿出自己股份,跟团队去共克时艰,大家会支撑这样的创业者,放过桥贷款下去。

同时大家都还在做路演,大家也在积极的推介,去对接下游的投资人,让投资尽快地回到正轨来,让企业尽快融到下一轮。

《深网》:对疫情中的创业企业企业有哪些建议?

龙宇:原来很多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水平是低的,用成长去掩盖一切,大家应该做的基础建设都没有做,很多企业的构架设置是铺张浪费的。当下企业要调整自身的成本结构,停掉不必要的营销费用,重新回到健康的成长的维度。

疫情的发生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现金流教育。原来大家都在谈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问题,忘记现金流也是要跟你的上下游,跟你的供应商,跟你的客户去商量,大家各自让步出来几周的账期,就能让一个企业喘口气。员工迟拿一些时间的工资,也能让企业喘口气。

政府的一些政策也在出台,还有一些税收的减免等等,都能让企业这时候精打细算,一分钱当成一毛钱来花,钱的使用效率变高。因此大家给企业很详细的财务建议,有时候直接帮他们去管控,派出大家财务人员帮他们整理等等都在做。

大家在跟企业说到人员优化,创业者的惯性思维就是裁员,按人头一刀切,付几个月的赔偿等,我的认知不完全是这样,是跟员工有商有量,能不能降薪,能不能停薪留职,能不能迟发奖金,甚至能不能给你保留基本的社保,然后你去找其他的工作,灵活用工,计时计件,这些创业者都可以坦诚地跟员工直接沟通。

减员不是目的,减员增效才是目的,创业者有的时候给企业做体检,发现小企业,账上有足够的钱,产品在市场上的反响也不错。这个时候逆势而行,去招人是没问题,没必要一刀切。大家鼓励很多企业这个时候大胆去解决核心用人问题,去升级团队,而当下愿意加入你团队的人,其实应该是用诚意,用重金去打动,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
《深网》:疫情下,账上留几个月的现金流大致是安全的?

龙宇:关于这个问题市面上的说法非常多,我觉得曹德旺先生讲的是常识,一个优质运营的企业,账上的现金流本来就应该只有三个月。碰到这样的危机,跟上下游关系协调的话,看看能不能争取到六个月或者半年,之后再去看看企业是否可以贷款,根据企业的资质和长期的健康去评估,再去解决一年左右的一个资金安全,这是一个可以值得去对标的benchmark。

《深网》:资本会如何看待因为疫情业务受到暂时影响的企业?

龙宇:大家在看的一家教育企业,它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师的模式,线下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很直接的冲击,从短期来讲,它的业务量受到了冲击,因为线下大于线上。但这个创业团队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超强的应变能力,它向线上迁移的速度非常快,用户反馈也很不错,它有效地把它的用户心智做了转移,这样的企业虽然短期受到影响,长期来看肯定会做得更好。大家会坚定看好这类的企业,交割速度不受疫情影响。

《深网》:会重新看待物流这个行业吗?

龙宇:物流这个行业经此一役的话,肯定会有更大的升级,是一个网格状去中心化的更高效率的运转。中国电商过去这10年之间的发展,已经让中国的物流很先进了,但这次疫情,可能会让大家更进一步地去关注机器人的分拣,逼着大家在自动化升级上面做了更进一步。然后对货品的消毒和安全性,投放效率,配送精度,又提了更高的要求。我觉得这会是对物流企业的一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