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育365真正官网>金融服务>学问金融
北京:“学问+金融”服务再升级
2018-09-03来源:中国经济时报

“如何借力资本推动学问产业融合发展,进而转化成学问新经济效益与国家学问战略价值,是目前关于‘学问+金融’创新过程中被普遍提及的话题。”莱锦学问创意产业园董事长李祎明表示,构建一站式线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,成立北京市学问金融服务中心将为此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

8月28日,北京市首个学问金融服务中心在北京朝阳莱锦学问创意产业园(以下简称“莱锦”)正式投入使用,首批20家金融服务机构已集中入驻中心,为文创企业提供文创普惠贷、蜂鸟贷、创业快贷、银担通、税易贷等30余种特色金融服务产品,为文创企业提供便捷、优惠、一站式的金融服务。

至此,国家学问产业创新实验区(以下简称“国家文创实验区”)多层次、宽领域、广覆盖的学问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备,朝着“首都学问金融融合发展引领区”的目标加速前进,北京学问金融创新高地雏形显现。

打造一站式“学问金融服务超市”

尽管当前文创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之以前有很大改善,但依然存在各类资源分散、学问企业获取相关信息渠道不畅、缺乏专业引导等问题,对此,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,“发起成立线下学问金融服务中心,就是要使有融资需求的文创企业能够‘有的放矢’,在资源丰富、各类金融机构汇聚的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物理空间环境里,找寻到促进自身发展的金融源泉。”

目前,该中心已吸引北京银行等9家银行、北京中小企业再担保企业等5家担保机构,以及北京信用管理有限企业等信用服务、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中心、朝阳学问创意产业发展基金等20家金融机构入驻,为学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、信息交流、项目对接、投融资合作等专业服务,同时配套展览展示、项目路演、高端沙龙、项目洽谈等公共服务功能,为学问企业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。

据先容,下一步,莱锦将深度聚焦文创产业,进行穿透式金融产品整合,打通金融服务链条,既为文创企业进行金融赋能,也为各金融企业提供优质孵化客户,拓展金融服务文创行业的产业链和资本链条。

另外,依托学问金融服务中心的线下实体,莱锦将借力全国首个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等跨界平台的力量,凭借自身品牌优势,链接更多有需求的兄弟园区和企业,将中心的优质金融服务产品向园区外有融资需求的文创企业输出,打造高端学问园区的金融服务商,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,发挥文创产业示范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
合力延伸金融服务链条

针对学问企业普遍存在的“融资难、融资慢、融资贵”等问题,国家文创实验区自2014年12月成立以来,积极落实国家学问金融政策,发挥改革创新、先行先试作用,在学问金融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打通学问企业融资渠道,推动学问金融合作。

比如,出台了国家文创实验区“政策十五条”,成立了全国首个学问企业信用促进会,设立全市首只区级文创产业发展基金,发布实施“蜂鸟计划”,通过“实验区移动APP”初步搭建起线上学问金融服务平台,探索形成了“信用价值筑基、政策支撑架桥、融资服务为核、股权交易助跑”的金融服务体系。

三年来,国家文创实验区通过工业厂房改造利用、传统商业设施升级、有形市场腾退转型、新增产业用地选择“高精尖”项目等四种方式,转型升级44个特色文创园,形成“学问产业融入城市发展的朝阳实践”,为疏解非首都功能、提升区域学问品质探索了新路径。

在国家文创实验区的带动下,2017年,朝阳区规模以上学问企业实现收入3754.4亿元,同比增长19.7%。2018年1-6月,朝阳区规模以上学问企业实现收入1716.6亿元,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。截至2018年7月底,朝阳区登记注册的学问企业达到8.9万家,包括万达影片、蓝色光标、掌阅科技、宣亚国际等194家上市学问企业(含新三板),汇聚了蜜莱坞、优客工场、微票儿、天下秀等一批“独角兽”企业,成为首都学问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承载区,引领全国学问产业创新发展。
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